强化机构编制资源保障 助推教育事业创新发展
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政治资源、执政资源,机构编制工作在加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、深化机构改革、优化党的执政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同时,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,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,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,城乡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,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。曲靖市委编办一直以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,将机构编制资源向教育领域倾斜,筑牢支点、把握重点、疏通堵点,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坚实保障。
一是稳妥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革。市委编办会同市委组织部、市教体局深入调研,在市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建立党组织的公办中小学校、幼儿园设置专职副书记,并明确市属中小学校、幼儿园内设党政管理机构按照规范设置,其余教学、教辅、科研机构可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在限额内自行设置,充分给予中小学校内设机构设置自主权,助力全市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。
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“双减”“民转公”有关政策要求。市委编办立足自身职能、强化工作责任,积极服务教育“双减”、教育督导等工作,从机构、编制方面给予大力支持。根据教育部认定的2020年底中小学在校生人数,对义务教育阶段“民转公”后所需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精确测算,并按照中小学国家基本编制标准,核定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(曲靖一中卓立学校)事业编制178名、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翠峰小学事业编制40名,有效保证了“民转公”学校平稳过渡和职工稳定,助推“双减”政策落地落实,构建教育发展良好生态。
三是积极推进区域教育中心建设,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作用。为确保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,市委编办会同市教体局积极研究,综合分析城镇化进程、生育政策调整、现役军人、人才引进、招生引资等优待政策和控辍保学工作要求落实等因素,及时按标准配齐市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,并强调新增编制主要用于教育教学一线,严格控制和压缩减少工勤、教辅等岗位非教学人员占用编制的比例;优化专职教师、教辅人员、工勤人员和职员结构,部分教学辅助岗位和后勤服务实行购买服务或社会化的方式解决。现部分中小学事业编制已配备到位。
四是加大机构编制统筹力度,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。为充积极发挥曲靖职业教育在调整产业结构、经济转型发展、教育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,同时为曲靖产业发展提供具有专业知识、操作技能的基础性技能人才,在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特点及职业院校发展规模的基础上,增加曲靖职业技术学院人员备案人员100名,曲靖技师学院备案人员250名,为深化职业教育领域“创新挖潜”,落实职业院校办学和用人自主权提供机构编制保障。
(供稿:机关科 吴婕)